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科研方法概述

7页
  • 卖家[上传人]:cjc****537
  • 文档编号:34215253
  • 上传时间:2018-0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医药科研概述一、中医的特点及开展中医科研的意义(一)中医的特点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成型于 2500 年前,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其思辨的成分远大于实验的成分。它把人放在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之中,这一复杂系统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对机体的影响,考虑多因素致病,通过中医药复方配伍,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地整体调节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医药学重视整体的人,以整体的、动态的、辨证的观点把握健康与疾病。强调“天人合一” ,重视治未病,追求动态平衡与协调的医疗思想以及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鲜明特征。中医理论主要以东方的哲学思想与丰富的中医临床实践为其理论源泉,将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引入其体系,用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相对关系,功能活动的产生机制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药物性味、配伍等,从而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整体性、宏观性、系统性、辨证性和全息性的特征。中医学具有浩瀚的古典医籍文献信息资源等优势,同时存在缺乏现代社会可以接受的评价标准、诊疗技术手段落后、尚无系统的技术规范、临床疗效优势显示度不够等,制约中医优势发挥的关键问题。因此,中医药科学研究与现代医学科学的研究程序应该有所不同。中医药科学

      2、研究首先应从临床研究入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观察病例,肯定疗效,总结经验,掌握规律,然后再做实验研究,以阐明其原理、机制,这样比较符合实际,应该成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一大特点。另一个特点是对名老中医的经验及中医文献的发掘、整理、提高的研究。但是中医药理论不能停留在这一水平。近几十年来,生命科学进展非常迅速,人们对错综复杂的生命活动的探索,已从外表整体观察,深入到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直至基因、分子水平,来解析机体内部的精微结构和巧妙的功能,为人类认识生命科学的奥秘,指导医学实践显示出美好的前景。生命科学已成为当代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前沿,基因科学将导致医学革命。面临这种形势,必须考虑如何根据中医药的特点把这些宝贵的财富,有选择地引入中医药领域的问题。因此,在开展科研工作时一定要突出中医特色。中医特色在基础理论方面,是以阴阳五行体系为指导的脏腑经络学说、精气神学说和天人相应学说为依据;在临床实践方面,是以辨证辨病论治为核心的理、法、方、药(或穴) 体系为原则。所谓在临床中突出中医特色,是指不管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其思路必须是以中医理论逻辑推理为指导,其结局必须反馈到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命题上

      3、来,把中医认识水平向前推进一步。必须注意,尽管中医学内容博大精深,其整体性、统一性、复杂性确实与现代科研设计方案具有不兼容性,但总是会有部分内容可以运用现代的科研设计方案进行研究。过分强调中医药学的特殊性而拒绝采用现代科研设计方案,无疑将束缚中医学的发展。(二) 开展中医科研的意义如果将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和取类比象等认识方法比作是构成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网络的话,来自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应该是镶嵌在这个网络上的“明珠” 。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意义如下:1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疾病谱的变化,人类健康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方面,许多新的防病治病的课题有待解决;另一方面,由于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增加和耐药性的不断出现,已与人类对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急剧增高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回归自然” 、崇尚天然药物,已成为卫生保健事业的迫切要求。由于中医药的优势,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开展中医临床研究无疑会进一步提高中医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为满足世界范围内对传统医药日益增长的需求,为防病治病,提高全人类的健康水平服务。2发展中医学术:由于受到当时科

      4、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医学的发展深受古代自然哲学的影响,同时也受制于其他许多因素。因此在形成中医药理论框架的同时,仍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任何一门学科总是在历史和科学的前进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中医学也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吸取当代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科学方法,不断回答防病治病中遇到的新问题,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促进中医学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3推动中医中药走向世界:中医药学的发展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只有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开展中医临床研究,评价、阐明和深入认识中医临床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应用严格的科学方法,建立以证候标准化、规范化为核心的新的诊疗体系,使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和实践能为国际医学界所认可,那么从“证候”角度评价中医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结论也必将为国际学术界所接受,才有可能促进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和走向世界,更广泛地为世界人民服务。4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是机体中多器官、多层次、多环节、多因素的相互协调,维持功能活动的动态平衡,以保持相对健康的过程。该学说揭示了人体内部的协调整合功能以及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的生命活动规律。中医药的辩证

      5、治疗体系是在这一学说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旨在因人因时因地对患病个体进行多靶点、多环节的整体调节,以实现机体的动态平衡。开展对这一学说及治疗体系的临床研究,不仅是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将丰富现代医学的内涵,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二、中医研究的基本类型(一)中医药文献研究中医药文献可分为古代文献、近代文献和现代文献。一般常以辛亥革命以前的文献为古代文献,以建国以来的文献为现代文献,介乎其中的为近代文献。中医药文献研究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1广义概念:泛指古今一切中医药文献研究,包括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和中医药文献学术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古医籍的善本影印、标点、今译、校勘、注释、辑佚、类书丛书汇编、工具书的编纂以及中医药文献数据库的建设等。2狭义概念:特指中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一般指中医药古典文献的整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医药史文献研究、医案文献研究、学术流派文献研究、中医药基础理论专题文献研究等。中医药文献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实践性。它与一般的古代科技文献不同,不仅具有可资查阅参考的史料性价值,而且是我国数千年积累起来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文字记录,对现今的医疗实践与医药科研仍

      6、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二) 中医药基础研究中医药基础研究是以认识人类生命现象的本质,揭示健康和疾病防治规律为主要目标的中医药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认识事物本质,解决科技应用开发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带动性和超前性,是科技应用开发的源泉和先导。因此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将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学的规范化进程,是 21 世纪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中医药基础理论,揭示其科学内涵和作用机制,是一项原始创新的基础工作,也将为丰富和发展现代生命科学,解决人类重大疾病做出贡献。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原始创新的发现还不多,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但是把中医药的视野从宏观扩展到微观,病证结合,应用先进技术,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阐释了许多证候的现代病生机制和方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研制了各种动物模型,取得了不少经验,对今后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中医临床研究中医临床研究是指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诊断、辨证与治疗方法等研究。中医

      7、治疗方法除了中药内服、外用及中医外科手术以外,还包括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医临床研究的目的是提高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消除或减轻疾病所造成的痛苦,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预后,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以临床疗效为目标的中医临床研究对中医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健康概念的更新,亚健康状态概念的提出,医学模式的转换,疾病谱的变化,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增加和耐药性的不断出现许多新的防病治病的课题有待解决。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的基本类型如下:1痛证结合研究:由于证只表现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要掌握疾病的发展演变规律,整体地治疗疾病,除辨证论治之外,还有必要配合辨病论治,由此也产生了病证结台研究。病证结合研究可分为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研究及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研究。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研究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当时由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人们普遍认为中医诊治疾病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西医诊治疾病的优势在于辨病论治。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集中西医诊治疾病之长,与单纯中医辨证论治相比,参与了先进检查手段,可

      8、以避免误诊,可以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根治,有助于判断疾病预后,同时还可以验证中医理论,摸索辨证论治的客观指标,为中医研究及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新思路。因而人们对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广泛开展中医辨证论治,或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采用西医诊断,继而提出该病的辨证分型规律,总结该病证的有效方药。中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研究是中医临床研究的传统方式,如内经 “疾” 、 ”咳” 、“疟” , 伤寒杂病论 “肺痈” 、 “水气”等均为病证结合研究的例证。 内经 、 伤寒以后,唐、宋、明、清医家也基本遵循病证结合之路。但清末以后,由于西方医学的冲击和某些历史原因,中医辨证论治研究未得到进一步开展。1949 年以后,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治疾病的代表形式被正式确定下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研究不断深入。另一方面,针对“中医辨证即等于辨病”的说法,岳美中等老中医指出:“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手段不仅只是辨证论治,也强调辨病论治。辨病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传统方法之一,中医历来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强调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 ”病证结合研究可分为纵向结合与横向结合两种:病证纵向结合研究:本着“同病异治”的原则,从病入

      9、手来研究疾病各阶段的证,研究疾病的发展演变规律,研究疾病各阶段的有效治疗药物,是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的主要形式。如“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分型研究” 、“肺疹辨证分型及代表方剂的研究”等均属病证纵向结合研究课题;病证横向结合研究:从证入手,本着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重在从不同疾病去摸清相同证的临床表现,从而规范证候,提出该证的有效治疗方药。病证横向结合研究重在“同中求异” ,发现“相同”证在不同疾病中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求得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并有新的进展。如“肝郁证诊治规范研究”即通过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病肝郁气滞证的研究,最后提出该证“四症一脉”即面部烘热、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头痛眩晕四症和脉眩的诊断标准及治疗代表方剂。2病证规范研究:病证规范研究与病证结合研究有所不同。病证规范研究的重点在疾病及证候的诊断规范上,因而在“病” 、 “证” 、 “症” 、 “治则方药”临床研究四环节中,侧重在“病” 、 “证” 、 “症”三个方面。病证规范研究可分为疾病规范研究及证候规范研究两种。疾病规范研究:从病入手,着重对该病名称、概念、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分证、预后等方面做出规范。证的规范研究:内容较多,如证概念的规范研究、辨证内容规范研究、辨证程序规范研究、辨证论治体系规范研究及证规范研究,目前临床研究最多的是证候规范。 “证候”是指证的外在表现,证候规范是对某证的症状、体征等诊断依据进行确定性研究。3方药主治研究:这类研究从方药入手,重在研究某方、某药的主治病证。其研究重点是“病” 、 “证” 、 “治则方药”三个环节。如“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崩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 “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等类似课题。(四) 中医证候规范与标准的研究“证”是疾病过程中机体整体的动态、病态反应。包涵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是疾病本质的具体体现。只有对疾病的证候进行正确的判断,才能施以合理的方药治疗。证候的判断是通过对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片面性,因而证候的标准和规范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阐明中医学的科学内涵,证候的实质是关键。证候实质的研究以证候的规范化为基础,只有规范了中医证候,才能进

      《中医科研方法概述》由会员cjc****537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科研方法概述》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