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2024学年重庆永川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1396****413
  • 文档编号:614155588
  • 上传时间:2025-09-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63.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2024学年重庆永川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在一片静谧( ① )的林间,有着娇媚的景象树木矫健地屹立着,鸟儿们在窠( ② )巢里欢快地歌唱,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在这片生机盎然的森林中,有着一些不为人知树木荫蔽着大地,为生命提供庇护云霄高悬,仿佛在诉说着这片森林的古老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有坏人sǒng( ③ )恿这里的人们杞人忧天,对生命漠不关心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无奈如今这里的人们安详地生活绿茵茵的草地上,孩子们正在欢快地玩耍,他们神采奕奕,人声dǐng( ④ )沸和过去相比已经大相径庭,人们仿佛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中1. 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拼音和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①bì ②guǒ ③怂 ④顶B. ①mì ②guǒ ③从 ④鼎C. ①bì ②kē ③从 ④顶D. ①mì ②kē ③怂 ④鼎2. 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杞人忧天 B. 漠不关心 C. 神采奕奕 D. 大相径庭3.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 D 2. C 3. 在这片生机盎然的森林中,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奥秘(或秘密)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静谧,jìng mì,安静窠,kē,鸟兽昆虫的窝怂恿,sǒng yǒng,鼓动别人去做(多指不好的事情)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正确;B.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正确;C.神采奕奕: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此处形容孩子们玩耍时的欢乐,用错对象;D.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正确;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成分残缺,缺少“有着”的宾语,可在句末加“的奥秘(或的秘密)”4. 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方法,分别以“大树”“鲜花”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述,要求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添上一点嫩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夏日洒下一片阴凉;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解析】【分析】【详解】注意例句的两个特点:假设和比喻;结合题干的要求,替换喻体,后半句要承接喻体,与喻义吻合。

      点睛】本题不难,例句短小,内容浅显,易于仿写注意把握仿写句要与例句的结构和写法相同,所写的内容与例句表达的内容相近,情调要一致整本书阅读(8分)5. 下面是小文阅读《朝花夕拾》时以时间轴线画的思维导图,请你补全空缺处答案】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或《五猖会》) ②《五猖会》(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③藤野先生 ④范爱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前两空可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顺序可以颠倒这两篇文章都回忆了鲁迅的童年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了鲁迅童年时在百草园快乐的童年生活以及在三味书屋求学时的学习情况《五猖会》记叙了童年时的鲁迅要去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强制要求背诵《鉴略》的事件第三空:根据“日本留学”可知,应填《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鲁迅对他充满了感激与怀念第四空:根据“回国任教”可知,应填《范爱农》绍兴光复后范爱农十分高兴,来找归国回来的鲁迅去绍兴,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报馆案风波后鲁迅去了南京,范爱农失去了工作,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6. 阅读整本书,要有合适的关注点。

      请从以下表格中,任选一部作品,围绕关注点,举例分析60字左右)作品关注点《朝花夕拾》回忆中的“我”和写作时的“我”两种叙述视角表达的不同情感《西游记》典型事例反映的人物性格特点答案】示例一:《朝花夕拾》对阿长的称呼,从“回忆中的我”视角,叫她阿长,表达她那时对她的厌烦;从“写作时的我”的视角,称呼她为长妈妈,表达对她的感激和怀念示例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每次都毫不手软,直到把妖精打死为止,表现出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虽然被唐僧误会并赶走,但他仍然嘱咐沙僧保护好师父,可以借他的名号吓退妖精,表明了他对师父的忠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从《朝花夕拾》《西游记》中任选一部作品,围绕表格中的关注点,举例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从“回忆中的我”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出于生存本能对《二十四孝图》的朦胧的抵触和恐惧心理;从“写作时的我”的视角,以一种自我调侃的反讽笔调道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7. 班上将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为营造良好的读书交流会氛围,请向主委会提出两点建议①②(2)小语同学准备了以下几个话题在会上做交流发言,你觉得哪一个不适合,请说明理由。

      A.我的读书计划B.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法C.读书交流会主持人串词稿的编写D.谈谈读书之乐选( ),理由:【答案】(1)示例:①制作并发布“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海报;②会议现场悬挂“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宣传标语③会前滚动播放采访班上同学读书感言的短视频 (2)选C,理由:本话题偏离活动主题,交流价值不大,也不会引起活动参与者共鸣;同时,在交流活动中大谈主持人串词稿的编写,也是不得体的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提出建议,针对“营造良好的读书交流会氛围”,提出相应的建议即可示例:会场播放舒缓的钢琴曲,以有利于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请老师表达自己的读书体验,以激发同学们交流的兴趣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设计活动选C,理由: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交流会主持人串词稿的编写”与活动主题没有关联,偏离了主题另外,在交流活动中大谈主持人串词稿的编写,不仅有邀功之嫌,还有喧宾夺主的意味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8. 默写填空任务一】以下是小语同学提交的为校园楼亭命名的名称,请根据提示补全诗文原句楼亭名称出处诗文原句学思楼《论语》①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立德楼《诫子书》静以修身,②____________碧霄亭《秋词》其一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月”这一意象很受诗人青睐。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就借“月”来传递自己的情思:“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月”来渲染宁静凄寒的边城夜色:“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欣赏下面图片,写出最符合画面意境的古诗句(连续两句)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学而不思则罔 ②. 俭以养德 ③. 晴空一鹤排云上 ④.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⑤.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⑥.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⑦. 回乐烽前沙似雪 ⑧. 受降城外月如霜 ⑨. 何当共剪西窗烛 ⑩. 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任务三的图片中,左图中人在灯烛下光写信,右图中的人在读信,可知是人在两地,根据窗户和烛光,很容易想到《夜雨寄北》中的后两句本题的“罔、鹤、碧霄、夜郎、烽”等字词容易写错二)(15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③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①荀巨伯:东汉人②郡:城③败义:败坏道义④班军:调回军队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吾今死矣,子可去B.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C.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大军至,一郡尽空D.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10. 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2)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11. 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知礼懂信之人。

      B. 乙文中因为荀巨伯的殊死抗敌而迫使胡人撤军C. 甲乙两文都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谋篇布局的D. 甲乙两文主要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12. 以上两文都写到了朋友之间的交往,你发现[甲]文中的“友人”和[乙]文中的荀巨伯对待朋友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9. D 10. (1)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2)为了苟且偷生而败坏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 11. B 12. “友人”不如期而至,还当作朋友的儿子怒骂其父,可见“友人”无信无礼;荀巨伯朋友有病,哪怕大敌当前也不愿舍弃,可见其重情重义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动词,离开\动词,离开;B.动词,舍弃\动词,舍弃;C.动词,到\动词,到;D.动词,生病\名词,病;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1)尊君,你的父亲不,同“否”2)败,败坏岂,难道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根据“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可知,因为胡人被荀巨伯的重情重义而感动,所以主动撤军12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根据甲文中的“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友人”不如期而至,还当作朋友的儿子怒骂其父,可见“友人”无信无礼;根据乙文中的“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可知,荀巨伯朋友有病,哪怕大敌当前也不愿舍弃,可见其重情重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