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题.doc
10页福建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题10 / 10———————————————————————————————— 作者:———————————————————————————————— 日期: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3、长沙屈贾二公祠对联:“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其中的“策可为史”是说贾谊《治国策》可以称为“史”。
西汉的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分封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削藩政策4、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A.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B.公元前二世纪晚期C.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D.公元前三世纪晚期5、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说明( )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 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6、《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7、西方的学者这样评价秦朝及统治者:“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D.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8、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9、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主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10、宋朝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乏俸处分,名为“辱台钱”这一规定( )A.加强了对官吏的监察 B.加剧了官吏的腐败C.强化了中央集权 D.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11、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2、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13、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与清明节习俗相关联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礼乐制14、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5、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成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的文明影响最大的是:( )A、君主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C、公民政治的盛行 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16、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17、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18、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19、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称体现的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20、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A. 追求立法的完整性 B. 确立保护平民的原则C. 注重证据的法律理念 D. 为犯罪的贵族寻求开脱的借口21、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此语表明他( )A.赞美雅典人的集体荣誉感 B.坚持轮番而治的原则C.主张人尽其才的用人标准 D.反对直接民主的形式22、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 “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D.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23、历史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西周时期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 D.宗法制24、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射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25、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权利法案》制定的意义在于( )A.从“人治”到“法治”的演变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政体C.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D.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变26、1796年9月,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华盛顿的用意是强调() A、中央集权原则B、自由平等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司法独立原则2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C.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28、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的标志是()A.颁布《权利法案》 B.处死国王查理一世C.发表《独立宣言》 D.英国建立共和国2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段话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中的 ( ) A.君主立宪制B.责任内阁制C.两党制D.代议制民主30、《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历史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31题22分;32题18分)31.(2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2分)由材料可看出,该制度有哪些特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