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课件: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共40张PPT).pptx
40页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中考知识导航,中考考点精讲,目 录,中考知识导航,课标链接,课标链接,1.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我与他人和集体:权利与义务),2.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秩序),3.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与他人和集体:权利与义务),课标链接,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我与他人和集体:权利与义务),5.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我与他人和集体:权利与义务),6.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秩序),核心素,养链接,本单元通过讲述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及要求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阐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结合公民实际生活中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情况,,侧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
引导学生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在生活中正确行使宪法赋予的各项权利,自觉履行各项义务知识网络,必备核心观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3.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4.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5.公民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利6.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7.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8.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9.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中考考点精讲,考点梳理,第三课公民权利,关联考点,公民基本义务P66、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66,素材推荐,参与政府问政;个人信息泄露;辍学打工;电信诈骗,(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2)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一、公民基本权利,1.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P3339),(1),条件:,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未被剥夺政治权利2),重要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2.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及重要性P33),(1),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重要性(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3.我国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内容及意义P33),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4.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P34),(1)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2)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5.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内容和意义P34),(1)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2)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3)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媒体进行监督4)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的形式反映6.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途径)2015.15C),(1),含义:,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地位:,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3),重要性:,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7,.,人身自由,的含义、地位和重要性P34,35,)(,2017.10B,),8.宪法中关于保护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P3536),内容,宪法规定,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2015.11),内容,宪法规定,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1),财产权,:,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2019.9;2018.9;2015.10),(2),劳动权,:,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重要性: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2019.17(1),9.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P37),(3),物质帮助权,:,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意义: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3),国家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等2018.12),10.,受教育权,的含义、,教育,的重要性及国家政策P3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11.公民文化权利的宪法规定P39),二、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P41,42)(2016.8),(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2.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的方式。
P4244)2019.17(3),方式,含义,特点,依据,分类,适用情形,协商,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快速、简便,法律,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方式,含义,特点,依据,分类,适用情形,调解,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主动、及时、便捷、经济,事实、法律法规、政策、社会公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广泛适用,方式,含义,特点,依据,分类,适用情形,仲裁,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自愿性、灵活性、快捷性、保密性、国际性,仲裁协议、法律,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方式,含义,特点,依据,分类,适用情形,诉讼,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事实、法律法规,民事诉讼,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刑事自诉,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行政诉讼,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第四课公民义务,关联考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66、维护民族团结P104、国家安全P56,素材推荐,偷税漏税;逃避服兵役;不赡养父母;泄露国家机密;适龄未成年人辍学等,一、公民基本义务,1.公民的,基本义务,。
P4650),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1),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2),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2.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因及具体表现P46),(1)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2)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3)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3.我们应怎样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宪法法律对公民的要求),(P46),(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P47),(1),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2),要求:,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5.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原因及要求P47),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1),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2),维护国家荣誉:,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3),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知识链接,】维护国家利益 八上第八课见本书,P55,6.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内容P47),(1)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2)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7.,依法服兵役,的原因P48),(1),制度:,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2),分类:,现役和预备役3),要求:,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8.我国的兵役制度及其分类、要求P49),(1),重要性:,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