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北京北师大实验初三(下)期末考化学试卷和答案.pdf
14页1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 九年级化学 2024.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Cr 52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2高铁酱油是一种营养强化食品,这里的“铁”是指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蜡烛燃烧 C香水挥发 D矿石粉碎 4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可燃性 D沸点 5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Zn BAg CN DNa 6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7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A锰 MN B硫 S C汞 Hg D铜 Cu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页,共两部分,共49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2 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H2SO4 CCaO DNH4NO3 9下列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KMnO4 CH2O2 DCO2 11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量筒 12一种碳原子的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该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 B6 C8 D14 13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做燃料 B做制冷剂 C做气体肥料 D用于人工降雨 14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加热液体 C取用固体粉末 D点燃酒精灯 电影流浪地球 2中的太空电梯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的超长碳纳米管可能会成为未来建造太空电梯的材料回答 1517 题15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6甲烷裂解是制备碳纳米管的重要步骤,反应前后微观粒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中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生成物均为单质 D生成乙和丙的质量比为 6:1 17水的存在可促进碳纳米管的生长,科学实验中常需对水进行净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过滤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 C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蒸馏主要利用了物质间沸点的差异 氢气可代替化石燃料回答 1820 题18下列不属于燃料的是 A氧气 B木炭 C酒精 D天然气 19下列化学用语的含义正确的是 AH 1 个氢元素 BH2 1 个氢分子 CH+1 个氢原子 DH 1 个氢离子 20实验小组为验证水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实验 1 实验 2 进一步实验证明无色液滴为水 进一步实验证明 a、b 中气体分别为 H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 1 中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实验 2 中 b 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水中含有氧元素 C实验 1 不能验证水的组成,实验 2 能验证水的组成 D实验中利用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测物质的组成 2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2=CO2 BCO+O2=CO2 CCO+CuO=CO2+Cu DMg+O2=MgO2 点燃 点燃 加热+1 水 4 22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 AN2 BO2 CCO DCO2 23“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杂志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A B C D 24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
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 28 B属于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是 Ni D相对原子质量为 58.69 g 25硫化亚铁(FeS)广泛应用于橡胶工业中,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2 26下列灭火方法中与其他三种原理不同的是 A电器着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B酒精灯用灯盖盖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纸箱杂物着火用水浇灭 27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8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2X+4H2O+3N2,则 X 的化学式为 AC BCO CCO2 DCH4 29.甲醛(CH2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由碳和水组成 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 C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 2100%121 216+D居室装修后为防甲醛残留,应开窗通风 28 Ni 镍 58.69 5 30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体积的水和澄清石灰水吸收 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结果如 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石灰水吸收 CO2的效果 B对比曲线和可知水能吸收 CO2 CCO2浓度降低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D对比曲线和可以说明,石灰水比水吸收 CO2的速率更大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19 题,共 70 分。
生活现象解释 空气是宝贵的资源请回答 31 题31(3 分)空气是我们熟悉的物质1)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_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_3)空气质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某天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污染项目 PM2.5 PM10 SO2 CO NO2 污染指数 377 307 13 30 62 上述污染物中,SO2能形成的环境问题是_32(5 分)家用燃料经过如下图所示的变迁过程1)图示中燃料来源于煤、_、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将煤加工成蜂窝煤的目的是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6 (4)日常生活中,当燃气燃烧不充分导致火焰呈黄色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目的是_5)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33(4 分)保护空气,节能减排1)右图为自然界中的碳循环(部分)产生 CO2的 途径有_(答 1 条)2)过度排放 CO2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有_(答 1条)3)绿色出行,助力低碳生活下列出行方式不符合该理念的是_(填序号)A步行 B骑自行车 C开私家车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4)科学家已经实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已知:相同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生成不同的物质。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 CO2反应,不可能产生甲烷的是_A水 B氢气 C碳 D.氮气 科技助力解决能源问题请回答 34 36 题34(1 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水,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_35(2 分)助力冬奥,延庆加氢站正式投入使用1)氢气是理想的燃料,理由是_(写一条)2)下图为氢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36(3 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及其他形式的化学能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1)下列应用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填序号)A太阳能飞机 B风力发电机 C潮汐能动力机 (2)某自热食品发热包中的物质是生石灰,使用时加入适量水,可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除用于供热外,还可用于_(写一条)7 水是生命之源,可由多种途经获得水回答 37 38 题37(2 分)空气制水机能充分利用大气中的水分制出饮用水,其工作原理如下:(1)中可阻挡直径_(填“大于”或“小于”)滤孔直径的物质2)中常用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的作用是_38(3 分)下面是两种海水淡化的原理示意图图 1 膜法海水淡化 图 2 热法海水淡化(1)图 1 中,加压后钠离子、氯离子等不能通过反渗透膜。
氯离子的符号是_2)图 2 中,热法海水淡化过程与水净化过程的_(填“过滤”或“沉淀”或“蒸馏”原理相同,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填序号)A分子的质量 B分子的种类 C分子的间隔 科普阅读理解科普阅读理解 39(6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第 24 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北京主赛区的标志性场馆制冰技术是速滑馆建设的关键,中国建设团队采用了冬奥场馆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的新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该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且对大气臭氧层没有影响,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该技术可控制冰面温差在 0.5 以内,制冰更加均匀,这在以 0.001 秒计时的高水平竞技中尤为关键研究发现,制冰机的二氧化碳蒸发温度和转桶材料对制冰量都有影响,图 1 所示为其他条件相同时,制冰量随二氧化碳蒸发温度和转桶材料的变化冰面下是混凝土冰板层,施工中需使用专用抗冻混凝土以保证冰面质量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水泥,水泥是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 CaCO3)、粘土(主要成分为 SiO2、Al2O3等)8 等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反应制得的硅酸盐材料科学家通过调整混凝土的材料配方增强其抗冻性,图 2 是掺有陶粒的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对比实验结果(强度损失率越高,抗冻性越差)。
图 1 图 2 独具“中国范”的冬奥场馆赛后将常年举办各种冰上赛事,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冰上运动的多功能场馆1)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优点有_(写出一条即可)2)补全由图 1 得出的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转桶材料为不锈钢或铝,_,转桶材料相同时,制冰量随二氧化碳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_3)根据图 2 可推断“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优于普通混凝土”,依据是_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冰丝带”场馆建设应用了新的科学技术 制冰技术和冰下混凝土工艺都会影响冰面质量 生产实际分析生产实际分析 40(3 分)氢能是绿色能源储氢、释氢、用氢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转化如下:(1)中,涉及到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有_2)补全的化学方程式:32NH催化剂_+_3)中,H2可通过燃烧提供能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9 41(4 分)化学反应在防治工业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 制取氢气,主要流程如下:(1)配平反应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I2+H2O=HI+H2SO4(2)X 一定是_(填序号)AHI BH2SO4(3)管式炉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4)若生产过程中没有损失,生成 H2的质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料水中的氢元素质量。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42(7 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用装置 A 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能用装置 D 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用装置 C 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操作是_3)E 中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_F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3.(3 分)研究分子运动,做如下实验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1 1 2 10 (1)实验 1: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2)实验 2:能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是_3)实验 3: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减小,下列解释正确的是_A.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 B.水分子体积减小 C.水分子变为了氢和氧分子 44.(3 分)用如图实验验证 CO2的性质1)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 K,片刻后长蜡烛 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2)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实验中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 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_45(4 分)用右图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连接仪器,将导气管放入水中,打开弹簧夹,双手捂 住集气瓶,观察到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中,红磷应足量,其原因是 红磷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是 3)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是 46(3 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