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笔记.doc

13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1990134
  • 上传时间:2018-02-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1.50KB
  • / 1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笔记这一讲主要介绍陆俭明、沈阳著《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中的结构理论、变换理论和特征理论我们试图用最简约的叙述,把结构层次分析法、句式变换分析和语义特征分析介绍给大家一、结构理论与结构层次分析法(一)结构层次分析法1、定义:在分析语言结构时,将语言结构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方法就叫层次分析法2、语法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所涉及的内容语法研究中的层次分析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切分:即在什么地方切分;一是定性,即切分开的两成分间是什么关系二)几种结构的切分1、“像 X 似的”的结构切分应该切分成“像 / X 似的”动宾结构;“X / 似的”助词结构如:“像木头似的”与“跟木头一样”两种格式有联系,我们先来看“跟X 一样”格式跟 X 一样”中的“一样”有两种词性,当“一样”是形容词时,整个格式表示比较,强调等同,在“一样”前可以插入程度副词,可以插入状语修饰语,可以有相应的否定形式,如:可以说:他的相貌跟张三一样/他的相貌跟张三很一样/他的相貌跟张三完全一样/他的相貌跟张三不一样内部结构应分析为:“跟 X/一样”状中结构,“跟 X”再介宾结构。

      当“一样”是助词时,整个格式表示比拟,强调相似一样”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前不能插入状语性成分,没有相应的否定形式内部结构应分析为:“跟/X 一样”动宾结构,“X 一样”再助词结构表比拟的“跟/X 一样”与“像 X 似的”存在着一系列的平行现象即:第一,语法意义相同,都表比拟;第二,重音位置相同,都落在“X”上;第三,如果要加状语,不能直接加在“X”前;第四,都没有相应的否定形式故“像 X 似的”的切分可以参照“跟/X 一样”(表比拟)的切分2、“父亲的父亲的父亲”的结构切分指人的名词组成的偏正结构,其内部具有极强的规律性,要弄清其结构关系如“姐姐的老师的学生”,其内部结构应分析为:“姐姐的老师/的学生”偏正结构,“姐姐/的老师”偏正结构故“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内部结构应分析为:“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偏正结构, “父亲/的父亲”偏正结构3、请说明下列三个句子的异同比较:(1)他早早地炸了一盘花生米2)他喜滋滋地炸了一盘花生米3)他脆脆地炸了一盘花生米这三个句子词类序列相同,表示的语法意义相同,同属于同一个类型的句法结构,结构层次相同,只是作状语的词不同,其内部语义关系不同早早地”说明“炸”的时间;“喜滋滋地”说明“他”炸花生米时的神情;“脆脆地”说明炸了以后的花生米的。

      三)层次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作用之一:分化歧义句式如: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1)发现/ 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动宾关系);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主谓关系)(2)发现敌人的哨兵/ 回营房了(主谓关系);发现敌人的哨兵(偏正关系)作用之二:有助于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如:使用层次分析法发现,现代汉语的动词单独作谓语是要受到很大限制的局限性: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显性语法关系,即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隐性的语法关系,即语义结构关系如:鸡不吃了是歧义句,这种歧义句用层次分析法不能消除歧义二、变换理论与变换分析(一)变换分析1、说明下列句式有什么不同,并解释1)戏台上摆着鲜花2)戏台上演着戏相同:用层次分析法对两个句子进行分析,其“切分”和“定性”都相同1)戏台上/摆着鲜花主谓结构) 摆着/鲜花(动宾结构)(2)戏台上/演着戏主谓结构) 演着/戏(动宾结构)不同:两个句子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1)表示“存在,静态”,“动词+着”大致相当于“有”;(2)表示“活动,动态”,“动词+着”在意思上表示某行为动作正在进行2、分析“山上架着炮山上架着炮”是歧义句。

      既能理解“山上有炮”,表示“存在,静态”,“动词+着”大致相当于“有”;也能理解为“山上正有人在架炮”,表示“活动,动态”,“动词+着”在意思上表示某行为动作正在进行3、利用变换分析来分化“山上架着炮”歧义句式我们看:(1)a台上坐着主席团1)b戏台上摆着鲜花可以转换为:(1)a’主席团坐在台上1)b’鲜花摆在戏台上可以记作:原式 A— 变换式 C(2)a戏台上演着戏2)b门外敲着锣鼓可以转换为:(2)a’戏台上正在演戏2)b’门外正在敲锣鼓可以记作:原式 B  变换式 D 值得注意的是:A 式不能转换成 D 式;B 式不能转换成 C 式但:“山上架着炮”可以转换为:(1)炮架在山上2)山上正在架炮故“山上架着炮”有歧义二)变换分析的作用和局限1、作用:更加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例如:(1)咬死了猎人的狗可以变换为:(1)a’把猎人的狗咬死了(1)b’是那条狗咬死了猎人又如:(2)反对的是他可以变换为:(2)a’反对他(2)b’反对搬迁方案的是他2、局限:能分化歧义句式,但不能用来解释造成歧义句式的原因三、特征理论与语义特征分析语义特征是个次范畴概念,是指一类实词在具体格式中所体现出来的特征。

      可以用来解释造成某种句式有歧异的原因一)用特征理论或者语义特征分析法解释“山上架着炮”歧义的原因我们从可以分化的两种形式入手来分析:A 式:台上坐着主席团戏台上摆着鲜花门口站着人B 式:戏台上演着戏门外敲着锣鼓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A 式和 B 式的不同在于动词,A 式的动词具有【+使附着】的语义特征;B 式的动词具有【-使附着】的语义特征而“山上架着炮”句子歧义,是因为动词“架”具有【+/-使附着】的语义特征二)用语义特征分析法解释:“死了三天了;等了三天了;看了三天了;挂了三天了”的不同这是一组“动词+了+时量词+了”的句式这组句式词类序列相同,内部层次结构和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也相同,但明显地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其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我们看:A 类:死了三天了表明“死”这一动作完成或者说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B 类:等了三天了表明“等”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C 类:看了三天了既可以表明“看”这一行为动作或者说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也可以表明“看”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D 类:挂了三天了既可以表明“挂”这一行为动作完成或者说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也可以表明“挂”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还可以表明由行为动作造成的事物存在状态所持续的时间。

      这四个句子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分别是由具有不同语义特征的动词来造成的可以列表如下:句式动作完成后所经历的时动作本身所持续的时间动作所造成的状态持续的时间间A类句+ - -B类句- + -C类句+ + -D类句+ + +即四类动词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A 类动词:[+完成,―持续,―状态]B 类动词:[-完成,+持续,-状态]C 类动词:[+完成,+持续,―状态]D 类动词:[+完成,+持续,+状态]第四讲 变换理论与句式变换分析一、 关于“变换 ”变换是英语“transformation ‘的译名,该词在西方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中各有不同的含义:⑴纳斯菲尔德(J. C. Nesfield) 把一个语法形式改为另一个语法形式而不改变它的意义的句子“ 改换”,如疑问句和陈述句的改换、主动句和被动句的改换等等 ⑵海里斯(Z.S.Harris )(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后期代表人物)“变换” 是指同一层面上不同句法结构之间结构上的依存关系我们所说的变换取此义) ⑶乔姆斯基(N.Chomsky) 他的转换是指一个句子由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生成过程,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义,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

      例如戴眼镜的李敏笑了(表层结构)→形式转换规则合并↑添加虚词“的’李敏戴眼镜 李敏笑了(深层结构)→意义1941 年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是我国早期在较大范围内运用变换分析20 世纪 60 年代初,海里斯的变换分析在我国语言学界激起涟漪朱德熙首先把它运用在《说“ 的” 》 一文中,用来考察“的”的语素分化朱德熙对于结构主义的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的运用具有奠基性的作用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1.层次分析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层次分析只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构造层次和显性的语法关系(一般称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隐性的语法关系(一般称语义结构关系)变换分析法应运而生2.变换分析法是一种语法分析手段,它是利用语言中的变换关系来进行推导验证的方法利用由相同词类构成的相关句式之间的可能的联系,通过由变换式所提供的新语境来观察各语法单位的不同特性达到给句式分类定性或分化歧义的目的3.案例(1)台上坐着主席团格式相同:名词 L+动词+着+名词语 (2)台上演着梆子戏 语法意义不同 (1)表存在表静态 (2)表活动表动态如何验证在语法意义表达上的不同呢?怎样分化如“ 山上架着炮”那样的歧义句式呢?A 式:名词 L+动词+着+ 名词语 C 式:名词语+动词+在+名词 L台上坐着主席团 → 主席团坐在台上门口站着人 → 人站在门口前三排坐着来宾 → 来宾坐在前三排B 式:名词 L+动词+ 着+名词语 D 式:名词 L+正在+动词+名词语 门外敲着锣鼓 → 门外正在敲锣鼓 外面下着大雨 → 外面正在下大雨 大厅里跳着舞 → 大厅里正在跳舞 结论: 句式与句式间的变换,不是具体句子 的变换三、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句法结构的相关性⑴同一意义可用不同句法格式表达 存在大量同义格式⑵有限的句法格式表达无限的意义 存在大量歧义格式⑶包含相同语义结构关系的不同句法结构间存在内在结构关系四、变换分析遵循的原则(平行性原则)一个合格的变换一定要形成一个变换矩阵原句式和实例 变换关系 变换式和实例A 式:名词 L+动词+着+ 名词语 C 式:名词语+动词+在+名词 L台上坐着主席团 → 主席团坐在台上门口站着人 → 人站在门口前三排坐着来宾 → 来宾坐在前三排形式相同 语法意义一致 形式相同 语法意义一致共现词的语义结构关系一致(低层次语义关系)语法意义的差别一致(高层次语义关系)五、变换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类型分类方法。

      陆俭明从变换的目的来考察,从陈述、指称的角度把变换类型分为同类变换和异类变换指称就是所指,指称形态反映在语法上,从词性上说是体词性成分,从句法成分上说是主语、宾语,反映在意义上是个名称陈述形态反映在语法上,从词性上说是谓词性成分,从句法成分上说是谓语、述语、补语,反映在意义上是个命题,或者说断言例如:指称 陈述战争 打仗报告 (写了一份~) 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写的信 我写信吃的 吃长长的流水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