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气候部分.pptx
23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5/9/19,#,气候部分复习,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一、气候的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1,、气温:,(,1,)描述气温状况方法:,描述,全年平均气温高低和气温年较差大小,如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气温高,年较差小;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年较差大,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海陆位置,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地形地势,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约,0.6,洋流,暖流对流经地区,气候,有增温作用,寒流有降温作用,2,、降水,(,1,)描述降水状况方法:,年降水量大小和降水季节分配,(,2,)影响降水量大小的因素,大气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多,;,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季风区的夏季风降水较多海陆位置,沿海地区,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洋流,暖流有,经过地区的气候,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例如:描述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为干季和湿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斐济是南太平洋岛国,维提岛是其最大岛屿,首都和主要港口城市苏瓦位于该岛斐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之一下图示意维提岛山脉与河流分布苏瓦市年均降水量,3000,毫米以上,简析其降水多的原因6,分),沿海地区,水汽丰富;,答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位于热带海洋,多热带气旋,降水多做题方法点拨:,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应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考虑,练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为巴基斯坦地形图,图,2,为巴基斯坦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与卡拉奇相比,伊斯兰堡的降水量更(,),简述其原因6,分),答案:,多;伊斯兰堡地处高原(山地),夏季西南季风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降水因素,本题属于同一个地区,不必要考虑海陆位置和洋流二、,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因素):,不同纬度带气温和大气环流不同,气候类型不同,1,)从赤道到两级地球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按照气候角度,地球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分别对应不同气候类型2,)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大气环流分为三个环流圈,形成不同气候类型。
2,、,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形成具体气候类型,不同的大气 环流形势下,气温高低和季节变化不同,降水量多少和季节分配特点不同,从而形成不同气候类型大陆西岸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类型变化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导因素为大气环流不同例如:亚热带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导致气候类型不同主导因素为大气环流不同温带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主导因素为大气环流不同3,、,下垫面因素,包括,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形成,4,、人类活动,人类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气温升高;人类破坏森林,破坏自然水域等活动,导致局部地区气温较差增大,降水减少例如:亚欧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因素为海陆分布;南美南端大陆东侧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为地形阻挡西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包括地形和暖流三,、,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1,、热带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至,20,之间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成因: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即,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部和西部,或南北纬,20,至,30,之间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炎热干燥),成因: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热带沙漠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包括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成因:冬季为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2,、亚热带气候类型:,(,5,)地中海气候,分布区: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控制下,温和多雨,6,)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纬度,25,35,的大陆东岸地区亚欧大陆东岸最典型,尤其我国东南部特点: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温带气候类型,(,7,)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区:北纬,35,50,的亚欧大陆东岸地区,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8,)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大约纬度,40,到,60,度,的,温带大陆内部,成因:,地处温带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或西部高山阻挡西风带,内陆减少稀少,。
特点: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在夏季,,但,全年降水稀少,(,9,)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典型,特点:全年温和多雨,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四、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第一步:以“温,(年最低温),”定“带”,最低月均温在,15,C,以上,为热带的气候类型,,,最低月均温在,0,C-15,C,,为亚热带的气候类型,,,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低月均温低于,0,C,的为温带或寒带第二步:以“水,(,年总降水量和季节分配,),”定“型”,1,、热带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年雨型,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2,)热带沙漠气候:少雨型,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3,)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高度集中在,6-9,月4,),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集中,分布在,5-10,月2,、亚热带气候:,(,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2,)地中海气候:冬雨型,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地中海气候区内不同地区降水量有所不同,,靠副热带高压较近地区,降水量少,靠西风带近地区,降水量多,。
3,、温带气候:,(,1,)温带季风气候:夏雨型,年降水量,400-800,毫米2,)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雨型,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低气温高于,0,C,3,)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型,年降水量少于,300,毫米五、,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1,、什么是自然地理景观?最直观的表现是什么?,自然地理景观就是一个地方所呈现的自然风景或景色,包括植物和动物、地表形态、土壤类型、河湖特征等四个方面,最直观的是覆盖在地表的植被景观2,、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植被的影响上1,)气候,影响自然,地理景观(植被)的,形态和内在结构,植被形态指组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外表形态不同气候情况下植物外表形态不同如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等植物的内在结构指的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内部结构不同气候情况下植物内在结构不同,如仙人掌的肉质,茎2,)气候,影响自然,地理景观的分布规律,自然地理景观的分布规律与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相一致3,)气候变化影,响自然,地理景观的变化,气候变化导致植物和动物种类和生存范围变化包括纬度和海拔高度变化例题:,202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卷,西伯利亚某山区的林线过渡带分布有树篱景观。
该景观的形成多始于山坡上大石块后或微洼地内的第一棵树(先锋树)随后生长的植物(后生植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整体形态呈现为条带状(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树篱形态的塑造主要是由于(,),降水稀少,B.,土层浅薄,C.,风力强劲,D.,光照不足,点拨:根据材料:“始于山坡上大石块后或微洼地内”,直接关联的原因是风,石块或微洼地阻挡风力,利于植被生长与降水、土层深浅、光照无关C,12.,下图示意树篱景观形成过程图中分别代表(),A.,先锋树、后生植物、微生境、树篱,B.,先锋树、微生境、树篱、后生植物,C.,后生植物、树篱、微生境、先锋树,D.,后生植物、先锋树、树篱、微生境,C,点拨:先锋树、后生植物和树篱属于植物,它们与微生境之间都是相互关系,先锋树、后生植物和树篱之间不是相互关系,故判断图中为微生境,再根据文字材料,先出现的是先锋树,然后是后生植物,最后组成树篱,判断图中为先锋树,为后生植物,为树篱,13.,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推测该山区未来最可能出现(,),树篱分布区上移,原树篱演化为森林,B.,树篱分布区上移,原树篱演化为苔原,C.,树篱分布区下移,原树篱演化为森林,D.,树篱分布区下移、原树篱演化为苔原,点拨:树篱属于森林上界,向上因为热量和水分限制,不能发育森林,为非森林环境。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为气温升高,树篱分布区由于气温升高,适合森林生长,转化为森林,树篱分布区上移A,练习题:,2025,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卷,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瑞典的驼鹿开始从森林向草场迁徙下图示意驼鹿迁徙的大致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驼鹿迁徙(,),A,时段正值降水骤减月份,B,范围在极地高气压带区域,C,沿途地势大致由低到高,D,直接受北大西洋暖流控制,点拨:,4,月中旬至,5,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瑞典温度升高,降水增加,故,A,错;图中范围在北纬,64,到,66,度,副极地低压带位于北纬,60,度两侧,这里远离极地高气压带区域,故,B,错;从山脉和河流流向判断,驼鹿迁徙沿途地势大致由低到高,故,C,对;迁徙区域位于山脉东侧,不在西部沿海,不直接受北大西洋暖流控制,故,D,错C,12,研究显示,近年来驼鹿迁徙开始时间有所提前,最可能是由于(,),A,海水盐度增加,B,气候变暖,C,土壤肥力下降,D,草场退化,点拨:驼鹿迁徙方向是向海拔高方位,是气温降低方向,所以驼鹿迁徙的原因与气温有关,低地气温升高后,驼鹿便向气温低的山上迁徙近年来驼鹿迁徙开始时间有所提前,最可能是由于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时间提前,故,B,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