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广“智慧用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1.docx
6页推广“智慧用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为切实加强“智慧用电”服务商管理,进一步掌握全市“智慧用电”工作进展情况,为构建安全生产信息化“一张网、一张图、一盘棋”精准监管新格局提供科技支撑,XX区应急管理局对辖区“智慧用电”服务商及相关服务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一、背景及主要做法XX区重点推进,制定标准,规范市场,有效推进“智慧用电”系统,以信息化技术实现电气火灾预防预控,切实提升辖区电气设备本质安全水平,严防各类用电不当行为引起火灾事故一)重点推进,推广应用智慧用电一是分责任,重点突出,确定市场、商场、“三场所三企业”等领域为电气整治重点,印发工作方案,分解各领域责任单位加强落实推广;二是多动员,加强宣传,该区多次召开智慧用电工作会议,各街道领导,服务机构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通过已安装的单位现身说法,服务机构系统讲解增强宣传效果,同时在日常检查中强调“科技兴安、智慧用电”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引导生产经营单位应用智慧用电技术三是引中介,加快建设,XX引入X家“智慧用电”运营商服务辖区企业,服务企业X家,安装X套,预警X次,全部通过app、短信、等形式反馈给企业,未出现因服务商失职造成服务对象发生电气安全事故的现象。
二)制定标准,设置市场准入门槛XX区通过调查研究,多次座谈讨论,确立了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市场标准,一是规范人员配置,要专家上岗杜绝“挂名”,要安装人员资质具备保障安全;二是规范值班值勤,要专业人员在岗在位,确保监管有效;三是规范应急预防,要对发出的警报及时处理、及时传递,对确实无误的报警要24小时内上门排查隐患,帮助企业落实整改三)诚信评分,淘汰条件较差企业通过市检测中心专家、部门街道安监队伍联动,分组交叉检查开展评分验收“智慧用电”运营企业,查高级工程师或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资质证书和社保缴纳凭证,对工程师挂靠不上岗的,没有足够技术力量支撑的中介机构实施一票否决;查一线服务人员,对现存执勤人员、平台安装人员无电工证的一票否决立即整改;查“一企一档”、应急报警等情况,对机构敷衍了事的大力扣分限期整改经评审,X家“智慧用电”运营企业基本合格X家,淘汰X家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设备上存在质量、检测尚未规范的情况一是质量认证无规范性各服务商“智慧用电”设备产品认证不同,有的只通过3C认证,有的只通过消防产品认证,有的通过智慧用电模块性能安全CQC认证二是安装使用有局限性一方面由于设备无防爆功能,无法安装在化工、喷涂、粉尘作业等防爆空间。
另一方面由于设备设计原理等原因,对船舶修造、大型机械作业等行业领域无法有效预警三是预警设置无统一性各服务商对预警温度、漏电值等设置不同,预警次数多的10万,少的只有几十,工作量、服务效果大不相同二)市场上存在恶性竞争、企业抵触等矛盾一是服务商龙头引领作用不够明显智慧用电”服务商业务量普遍较低,基本都在抱怨入不敷出,个别服务商准备推出市场除了友泰一家机构服务时配套电气火灾损失险,构建“保险+服务”模式,辖区服务商还没有其他服务亮点、特点二是服务商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存在“重销售安装、轻技术服务”、“干好干坏都一样”心理三是企业抵触心理比较强烈由于个别服务商展开销售就跑路游击战、个别服务商冒充公职人员强行推销、部分服务企业警报不停、部分服务商收费偏高等现象,企业对安装点位、隐患整改、责任落实都产生抵触情绪三)服务上存在服务效果不好的现象一是预警未及时处置由于部分服务对象联系方式改变等原因,部分预警情况不能通知到位二是用电隐患未及时消除部分隐患每天都在提醒但是无人整改三是信息平台相对独立各服务商服务平台都不相同,无法统一到一个平台,不能形成有效的大预警平台三、对策措施(一)以行业协会为依托,补齐短板。
指导成立“智慧用电”服务商行业协会,进一步规范设施设备、服务平台设置等细节,让服务对象用的放心一是提高准入门槛,提高设备使用标准使辖区“智慧用电”设备符合国家标准二是统一安装规范,规范安装点位、费用细则,杜绝乱设点位、乱收费现象,让服务对象消费明白三加强创新研发,积极寻找或研发更符合实际的用电设备,让部分不适用现有设备的行业企业都能得到有效的预警装置二)以考评督查为抓手,激发活力进一步增强考评督查,鼓励优胜劣汰,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实施打分通报制度健全以预警是否及时处置、隐患是否及时消除、服务对象是否满意等内容的考核细则,对服务商进行督查打分,责令服务不到位的服务商退出市场二是实施服务+保险制度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型商场等购买“服务+保险”,保障电气使用安全三是实施诚信建设机制结合安全生产十二计分制度和诚信机制,对企业采取“智慧用电”等手段提升预警能力的进行加分,对分数高的企业进行降低工伤税率、科技补贴等激励,全面推广“智慧用电”三)以数字应急为引领,提升实效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应急管理”,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提升精准监管、科技预警实效一是立足“智慧安监”,紧抓隐患整改每半月出具用电安全分析报告,使企业对隐患“有据可查”,列举数据比对信息、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让企业落实隐患治理“有的放矢”。
根据辖区“智慧安监”平台优势,以辖区企业底数清、明为基础,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入点,引伸出隐患排查、整改的社会化服务需求,并分解压实责任促进隐患消除专业服务团队上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整改措施,解决安全隐患最后“一纳米”的问题二是用“活”信息数据,实现技术转变安监部门根据中心提供的用电安全隐患评估报告,用“活”信息数据,建立由专人负责对接信息收集汇总、属地乡镇(街道)实现隐患排查到位、企业落实隐患整改的机制,运用科技强安手段,实现“人防”到“技防”转变三是开展广泛调研,打破信息孤岛可深入XX县等地考察调研,走访XX股份等在大数据应用和安防领域的知名企业,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博采众长,整合公安、消防、“四个平台”等现有资源,建立全区统一的“智慧安全”平台,延伸好应急管理“基层触角”,形成一张基于全区安全生产的预警防控网,力求在全省打造XX“智慧安全”新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