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品质住宅设计指引(试行).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图***
  • 文档编号:614161592
  • 上传时间:2025-09-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11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品质住宅设计指引(试行)目 次1 总则 12 绿色低碳 13 城市风貌 24 交通组织 35 室外环境 66 配套设施 77 户型设计 88 室内环境 119 结构构造 1310 智慧科技 141 总 则10.1 为提高我省住宅设计水平,促进住宅项目品质提升,构建 美好居住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订本指引10.2 本指引适用于山东省新建高品质住宅的设计,改建和扩建 既有住宅为高品质住宅项目的可参照执行10.3 山东省高品质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指引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2 绿色低碳2.1 设计应符合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T 5026的要求2.2 设计应达到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37/T 5097 二星级及以上标准2.3 鼓励设计超低能耗建筑,满足《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T 5074、《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 等标准要求2.4 应符合各地关于装配式建筑和海绵城市建设等相关要求和 规定2.5 鼓励高品质住宅进行个性化、定制化、集成化的精装修设计,装修工程质量、选用材料及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行业及 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9 —2.6 鼓励应用新型绿色建材,绿色建材应执行《山东省绿色建 材推广应用导则》的标准,且应用比例不应低于 50%2.7 鼓励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2.8 鼓励在设计阶段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正向设 计,并将数据传导至部品部件制造、施工、运维等阶段,推进BIM 技术在住宅建设全寿命周期应用3 城市风貌3.1 高品质住宅宜区位优良、环境宜居、交通便捷、配套完善3.2 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建筑的关系,延续城市肌理,呼应 城市空间关系3.3 结合周边建筑形态,形成高低错落、变化丰富的优美天际线轮廓宜对城市重要节点、河流、廊道、快速路、主干路沿 线地段的天际线关系进行重点设计3.4 沿快速路、主次干路沿线的建筑宜适当加大退让距离,留足城市开放空间同时建筑宜采取灵活的布局形式,城市界面 应通透疏朗,避免形成“一堵墙”3.5 充分利用场地内外的自然景观资源,合理考虑竖向关系, 合理布局规划空间,营造优美宜居环境,实现内外部资源利用 最大化,建筑朝向最优化,居住生活环境人性化和多样化3.6 建筑以现代风格为主,宜根据城市地域文化特点,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象立面简洁通透,避免过度装饰,鼓励 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3.7 建筑色彩协调统一,不宜超过三种主色,色彩搭配与城市 风貌、周边建筑相协调建筑宜采用质感涂料、真石漆、石材、 陶板、金属板等富有质感并且耐久性强的材料,组织好立面分格、材料交接设计,体现材料的质感3.8 注重山墙面及第五立面的设计4 交通组织4.1 小区应进行“人、车、非机动车”分流设计,合理规划地上人 行归家流线和地下车行归家流线,考虑出租、搬家、急救、快递、垃圾清运等不同车辆的动线,减少对小区的干扰鼓励打造无雨归家流线4.1.1 地上人行归家流线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小区出入口出入口数量设置合理,位置主次得当,与城市道路形成无障碍衔接,与周边小区、重要建筑及道路合理对位、避免对冲, 并结合小区配套、城市配套、交通站点等要素综合考虑,为业主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小区主要出入口应预留进深不小于10m,面积不小于 200 ㎡的缓冲空间,设计落客区、快递车位、搬家车位、智能快递存放等功能应结合出入口设置一定数量的访客车位(不计入配建总停车位数),减少对人行出入口的干扰2 小区大门宜将人行、车行、地下车库的出入口结合配套商业以及小 区大堂等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大门应简洁大方且有一定的辨 识性。

      大堂内宜设计接待前台、会客大厅、咖啡吧、书吧、快 递暂存、值班室、卫生间等功能,方便服务业主3 单元入口单元入口应平坡出入,宜设置截水措施、避免雨水倒灌; 造型应通透、引导性强,地上单元门宜采用不小于 1.80m×2.30m(宽×高)的金属框等材质的玻璃门4 地上单元大堂地上单元大堂宜采用挑高设计、通透明亮,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15 ㎡大堂应进行精装修设计,采用与建筑品质相匹配的耐污、耐久的装饰材料4.1.2 地下车行归家流线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地库出入口和入口坡道机动车宜结合小区出入口就近进入地下车库,不应进入小 区内部出入口不应采用敞开式坡道,坡道应采取有效的防滑 与降噪措施2 停车空间车位配建比例不低于 1:1.2,垂直停车车位尺寸不小于2.5m×5.3m,100%预留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地下车库主车道净高不宜小于 2.4m,宜形成环线,主车道上方宜做辨识度高的顶棚处理地坪面层应采取防止地面开裂的措施地下车库宜设置下沉庭院、采光井或导光管等措施提升地 下车库品质,打造绿色阳光生态车库应设置清晰可见、使用方便的标识系统,增加停车区域的 辨识度车库地面宜设置人行区,人员密集区域应设置人行横 道线。

      消火栓箱及其他管线的设置不应影响车位使用,集水坑不 应设置在车道及车位范围内3 地下单元大堂地下单元大堂附近宜设置快递、外卖暂存、垃圾收集间等 功能空间;入口处应设置港湾式落客区以及无障碍坡道,且不 应影响平时通行大堂、电梯厅、过道等公共部位应进行精装 修设计4.1.3 无雨归家流线宜分为地上流线和地下流线小区大堂前 设置风雨落客区,地上流线由风雨连廊连接各楼栋,结合地上单元大堂进行一体化设计;地下流线通过小区大堂的楼梯或电梯进入地下车库,再到地下单元大堂4.1.4 环卫流线应科学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宠物粪便收 集点等公共服务设施,且方便垃圾清运车到达垃圾箱宜隐蔽设置,与建筑保持 3m 以上的卫生距离,并应予以遮挡,宜设置洗手台4.1.5 搬家与急救流线搬家、急救等车辆宜经消防车出入口进 入小区,可到达每栋建筑出入口搬家与急救流线、环卫流线宜借助消防道路统一规划设计4.1.6 非机动车宜集中布置,减少对景观及人行流线的不利影响,并应配备车棚和充电设施,宜设计独立分隔的地下或半地 下非机动车库4.2 应设置便于识别、使用和导视性强的交通标识系统5 室外环境5.1 景观设计应与小区规划相协调,与小区出入口、单元出入 口及慢行系统相结合,注重居民的参与性。

      5.2 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宜对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进行 美化设计5.3 绿地应符合当地规划要求,合理选择绿化方式,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植物种植应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且应无毒 害、易维护,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应满足植物生长需 求,并应采用复层绿化方式常绿乔灌木数量占总量不应小于30%,乔木设计数量平均不宜小于 3 株/100 ㎡,乔木胸径不小于 15cm 的占比不应小于 20%5.4 苗木搭配应考虑对低层住户的采光、视野的影响,做到错 落有致,保证住户景观视野的通透性5.5 围墙形式应结合景观进行设计,以通透式为主,鼓励对沿 城市道路的围墙进行精细化、个性化设计5.6 宜对交通干道的噪声采取设置声屏障或利用景观绿化带等 降噪措施,优化场地声环境5.7 宜采取措施降低场地热岛强度:1 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步道、游憩场、庭院、广场 等室外活动场地,设计有乔木、花架等遮荫措施的面积比例应达到 30%2 超过 70%的道路路面及屋顶采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 0.4 的材料5.8 室外景观和楼体亮化等照明应避免对户内产生光污染6 配套设施6.1 结合城市配套及小区人口规模,完善生活、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公共配套,充分考虑人行、休憩、活动和停车等需 求,预留各类公共配套设施集中使用时的弹性空间。

      6.2 鼓励增加额外的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有健身房、书吧、茶室、咖啡厅、儿童室、公共会客厅、棋牌室、游泳池、托老所 等功能的会所以及业主食堂等,满足小区居民娱乐、休闲、社 交等生活需求6.3 鼓励建筑首层架空或局部架空作为公共活动空间6.4 应结合集中绿地、景观小品设置健身步道、全龄活动场地, 布置相应的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6.5 老年、儿童活动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儿童游乐场应设置不少于 3 件(套)的娱乐设施,老年、儿童活动场地应设置供活动人员休息的座椅2 活动区域绿化空间要视线通透,场地应设置夜间照明设 施,保障活动区域及附近的人员安全3 活动区域应有充足的日照条件,同时考虑引导夏季自然 风和阻挡冬季寒风4 活动区域宜设置应急报警装置,为老年、儿童提供更有 效的安全保障6.6 应设置健身活动场地和健身步道,健身步道宽度不应小于1.25m,长度不少于用地红线周长的 1/4 且不少于 100m,应采用环保型弹性减振材料并设置健身引导标识健身设施的台数 不小于小区总人数的 1%,且种类不小于 4 种6.7 充分考虑换热站、变配电室、垃圾转运站、公厕等市政配 套设施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6.8 室外检查井应避免设置在主要人行、车行通道上风井、 管网柜、井盖等市政设施应以隐蔽化、小型化、景观化为原则, 结合景观绿化合理布置7 户型设计7.1 住宅层高不应低于 3.00m设有户式中央空调和集中新风系统的住宅,层高不应低于 3.10m鼓励有条件的项目适度加大空间高度,提高至 3.30m 以上7.2 建筑轮廓规整,建筑凹口的深度与开口宽度之比宜小于 1:2, 无“深凹槽”7.3 最高入户层为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一台电梯,且轿厢深度不应小于 1.40m,宽度不应小于 1.10m入户层为四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单元应至少设置一部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担架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80m十二层及以上的住宅,每单元应设置两部电梯电梯候 梯厅和楼梯平台共享时,平台深度不应小于 2.10m7.4 交通核宜采用全明交通核,应布局紧凑,减小公摊面积, 便于户型拼接一梯两户优先考虑独立电梯厅,电梯厅及轿厢 应精装修设计主要公共空间内消火栓宜暗装设置7.5 首层门厅、地下大堂通向电梯厅的通道净宽度不宜小于1.50m户门外宜留有进深不小于 1.50m 的缓冲空间7.6 各功能空间的尺度应与户型面积适配。

      面宽进深适宜,动静分区、南北通透,居室、卫生间数量适当,房间尺度、流线 合理,充分考虑户型的收纳空间7.7 住宅应设计功能复合、利于交往的空间,满足不同住户需 求,并应考虑适老通用性7.8 住宅首层可设计下复式结构,并采用采光井、下沉庭院等措施;顶层可设计上复式结构、屋顶花园,屋面室内外高差不 宜大于 150mm,提高居住生活体验7.9 鼓励户型产品创新,其中空中花园户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 地域气候特点,并保证其安全性7.10 户门洞口宽度单扇门不应小于 1.10m,子母门不应小于1.30m,高度不应低于 2.30m7.11 套型入口处应设置玄关,玄关空间宜满足收纳、消杀等功 能7.12 阳台洗衣机与太阳能储热水箱预留净尺寸不应小于0.80m×0.70m(宽×深),并应考虑排水立管的位置7.13 厨房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5.0 ㎡,操作台总长度不宜小于3.0m,台前操作空间深度不宜小于 1.0m排油烟机、吊柜的安装位置不应影响厨房的自然通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