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36页姓姓名名:2025 年中考物理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班班级级:1第第 1 讲讲声现象声现象考点回顾1.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_,真空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3.一般情况下 v固v液v气,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_m/s.4.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强弱)、音色(声音的品质)5.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从_Hz 到_Hz.6.声作为一种波,既可以传递_如:超声探伤、声呐、倒车雷达等;又可以传递_如: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碎石等.7.控制噪声的三种方式:在_处、在_中、在_处图片素材素材 1敲鼓(RJ 八上 P29 图 2.16)1.如图所示,小明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是改变鼓声的_(填声音的特性),同时他将右手放在鼓面上,发现鼓面在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素材 2音叉弹开小球(RJ 八上 P34 图 2.23)2.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多次被音叉弹开,这说明发声体在_;音叉发出声音的_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_越高,乒乓球被弹起的越快素材 3做 B 超检查2(RJ 八上 P39 图 2.34)3.医生用 B 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能传递_;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_文字素材1.(HK 八年级 P46 作业第 1 题)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B.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较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2.(RJ 八上 P41 动手动脑学物理 2 题改编)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 4 s后收到回波 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 1 500 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m;这种利用超声波测距的方法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3第第 2 讲讲光现象光现象考点回顾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或真空)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_m/s.2.光的反射:如图所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_ 入射角3.光的折射: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方向偏折,折射角_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_4.在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_5.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_,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平面镜成_(选填“实”或“虚”)像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此现象叫做光的_7.色光的三原(基)色:_图片素材素材 1手影游戏(RJ 八上 P72 图 4.19)1.手影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的过程中遇到了不透明的障碍物而在该物体后面形成的阴暗区域,日食的形成与此原理_(选填“相同”或“不同”)素材 2自行车尾灯4(RJ 八上 P76 图 4.27)2.如图所示为自行车尾灯的简易图,晚上当后面的汽车灯光射向自行车时,它能把光线“反向射回”,这是利用了光的_原理请在图中画出其中一条光线的反射光路图,由光路可知,后车灯光照在自行车尾灯时,经尾灯反射后的射出光线与入射光线_素材 3池水“变浅”(RJ 八上 P82 图 4.43)3.我们站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会感觉到物体离水面很近,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光发生_现象形成的 由此推断:潜入水中的人看到岸上的树木的高度要比实际的_(选填“高”或“低”)素材 4光的色散(RJ 八上 P85 图 4.51)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_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这种现象叫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透明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_;如果撤掉红色玻璃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的纸板,我们能看到_文字素材1.(RJ 八上 P76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4 题改编)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面上发亮的是水,这是由于月光在水面发生了_;背着月光走,地上较暗的是水,这是由于月光在地面发生了_(均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2.(HK 八年级 P81 本章练习第 2 题)在平静的湖水中,看到鱼在云中游动,此时看到的鱼是_(选填“实”或“虚”)像,这是光的_形成的3.(RJ 八上 P80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1 题)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 1 m 处,镜中的像与她的距离为_m,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 0.5 m,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m,镜中的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第第 3 讲讲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考点回顾1.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作用.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当 u2f 时,成_、_的实像,应用是_(2)当 u2f 时,成倒立、_的实像,应用是测量焦距(3)当 fu2f 时,成倒立、_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4)当 uf 时,成正立、_的_像,应用是_3.凸透镜动态成像规律:(保持透镜位置不变)(1)成实像时:像与物体不在同一侧,物体靠近透镜时,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像会变大(2)成虚像时:像与物体在同一侧,物体靠近透镜时,像也会靠近透镜,此时像会变小4.(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利用_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利用_透镜进行矫正图片素材素材 1照相机原理(RJ 八上 P94 图 5.21 乙)1.如图是小明同学使用早期照相机照相的情景,人反射的光经过照相机,摄影师看到倒立、缩小的_像,若现在需要照全身照,人应_(选填“靠近”或“远离”)照相机素材 2视力矫正(RJ 八上 P101 图 5.44 甲和图 5.43 甲)2.每年 6 月 6 日是全国“爱眼日”,爱眼日的设立是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预防近6视,珍爱光明,如图所示,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应该佩戴由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文字素材1.(RJ 八上 P99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5 题改编)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则光屏上_(选填“会”或“不会”)有指尖的像,原因是_2.(HK 八年级 P74 作业第 5 题改编)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 15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 20 cm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倒立、_的_像3.(RJ 八上 P102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4 题改编)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作用;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_(选填“远”或“近”)视眼7第第 4 讲讲物态变化物态变化考点回顾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的性质制成的读数时要找准“零刻度线”的位置,若液面以上数值逐渐变大,则液面处为“零上”;若液面以上数值逐渐变小,则液面处为“零下”2.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判断:如图所示,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为_、_、_3.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_;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_4.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_;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_5.水沸腾的特点:沸腾过程中不断_,温度_6.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_,_7.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_(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_(温度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才可进行)8.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_、液面上方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_图片素材素材 1观察塑料袋的变化(RJ 八上 P58 图 3.31)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如图甲),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细绳把口扎紧(如图乙),然后放入热水中,发现过了一会塑料袋鼓了起来(如图丙),这是酒精发生_(填8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造成的;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静置一会儿发现塑料袋又变瘪了,这是酒精蒸气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造成的素材 2自制简易冰箱(RJ 八上 P63 图 3.39)2.家住农村的小明利用一盆水、两块砖头、一只篮子和纱布袋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冰箱”将“简易冰箱”放在通风的地方,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该“简易冰箱”是利用水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对饭菜进行保质,将其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素材 3玻璃上的窗花(RJ 八上 P64 图 3.41)3.寒冷的冬天,室内的玻璃窗_(选填“内”或“外”)表面会形成“冰花”,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此过程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素材 4水能再次沸腾吗?(RJ 八上 P3 图 1)4.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发现烧瓶内的水中出现了大量的_,且迅速上升变大,由此可知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选填“增大”或“减小”),水的沸点_(选填“升高”或“降低”)的缘故文字素材1.(HK 九年级 P31 本章练习第 1 题)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很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9D.剧场上淡淡薄雾是二氧化碳气体2.(RJ 八上 P66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2 题改编)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3.(HK 九年级 P21 作业第 1 题)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的缘故(均填物态变化名称)4.(RJ 八上 P66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3 题改编)二氧化碳气体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会变成固态的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_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_成水滴,或_成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10第第 5 讲讲内能内能内能的利用内能的利用考点回顾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由_和_组成;原子核由_和_组成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3.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温度越_,分子运动越剧烈4.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_5.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_和_6.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汽油机的_、_、_、_冲程,压缩冲程中将_能转化为_能,做功冲程中将_能转化为_能7.利用比热容计算热量的公式为 Q_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等无关8.利用热值计算热量的公式为_.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状、体积、质量和其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9.热机工作时,用来做_的那部分能量 W有与_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即W有Q总100%.10.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_,也不会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