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桅杆天线段提升专项方案.docx
187页广播电视传输发射基地迁建项目248.258~276m 桅杆天线段提升专项方案目录 工程概况 1 第一节 工程建设总体概况 1 第二节 桅杆天线概况 2 第三节 工程施工条件 4 第四节 施工平面布置 5 第五节 工程施工目标 5 第六节 风险辨识及分级 6 第七节 方案选择及综合概述 12 编制依据 25 第一节 编制说明 25 第二节 文件依据 25 第三节 主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25 第四节 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 25 第五节 其它 26 施工计划 27 V第一节 施工总进度计划 27 第二节 主要施工设备投入计划 27 第三节 临时施工用电 34 第四节 措施材料投入计划 34 第五节 劳动力计划 34 施工工艺技术 36 第一节 桅杆施工思路 36 第二节 施工工艺重点说明 39 第三节 设备安装 53 第四节 设备调试 58 第五节 天线段安装 59 第六节 天线段提升施工 69 第七节 提升就位 88 第八节 嵌补段安装 88 第九节 分级卸载 90 第十节 临时措施拆除 90 第十一节 后补杆件安装 96 第十二节 施工测量与监测 104 第十三节 钢结构焊接 105 第十四节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3 第十五节 钢构件进场验收 117 施工保障措施 123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23 第二节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23 第三节 安全管理制度 125 第四节 拼装阶段安全保障措施 126 第五节 提升阶段安全保障措施 132 第六节 安全防护及控制措施 133 第七节 监测与监措 145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147 第一节 项目管理机构 147 第二节 岗位职责 147 第三节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149 第四节 提升施工作业人员分工 150 验收要求 151 第一节 验收程序 151 第二节 验收人员 151 第三节 验收标准 151 第四节 验收内容 151 应急处置措施 154 第一节 应急响应及应急救援组织 154 第二节 应急设备和物资 156 第三节 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 156 第四节 施工现场应急要点 157 第五节 施工现场专项应急预案 158 第六节 提升施工专项应急预案 160 第七节 安全疏散点 162 第八节 恢复生产及应急救援总结 162 第九节 应急救援路线 163 计算书 164 第一节 基本参数取值 164 第二节 风荷载计算 164 第三节 天线提升计算 166 第四节 塔架结构计算 171 第五节 导向架计算 174 第六节 导轨连接螺杆计算 176 第七节 拼装平台计算 177 第八节 提升平台计算 179 第九节 提升下吊点计算 180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建设总体概况 序号 内容 相关信息 1 工程名称 2 建设地点 3 建设单位 4 设计单位 5 总包单位 6 专业分包 7 主要功能 广播、电视发射,节目传送,兼具建筑景观等功能 8 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新建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系统、新建节目传送系统、新建卫星地球站系统及其上行发射系统、新架设一座 276 米广播电视发射塔、新建各类机房及附属用房。
项目整体效果图 109第二节 桅杆天线概况 1. 桅杆天线段结构概况 164.000~171.000m塔架从正十二变形变为四边形的转换段; 171.000~248.258m四边形格构式筒体结构(P500×35~P273×16mm),法兰连接; 248.258~276.000m箱型结构(B1300×2 5~B900×14mm), 法兰连接 桅杆天线段结构分布标高为 164.000~276.000m天线段塔柱、斜杆和横杆均为Q355C,爬梯、天线段平台梁、栏杆等均为 Q235C 2. 危大工程概况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1 号文和 37 号令的相关规定,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100kN 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需要组织专家论证 天线段塔架立面设计 待提升天线结构立面设计 1#发射塔天线段位于标高 164m-276m,其中 248.558m~276m 天线段由于超出塔吊吊装作业高度,因此采用在桅杆段内部搭设拼装平台,在内拼装成段,整体提升的施工方法本次提升高度 31.1m,待提升结构重量 25.28t其总体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3. 主要构件截面 序号部位 截面 截面型号 材质 1 天线段 1 8 边形箱体 B1300×25 Q355C 2 天线段 2 4 边形箱体 B1000×20 Q355C 3 天线段 3 4 边形箱体 B900×14 Q355C 4. 主要节点形式 格构段与天线段对接节点 天线段 8 变 4 对接节点 第三节 工程施工条件 1. 建筑地点特征 xx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高原气候区,气候干燥,雨雪稀少,日照充分,蒸发强烈,风大砂多,夏季炎热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冷热变化急剧,年温差、日温差大,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七~九月份为雨季,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70~80%左右,偶有暴雨冰雹出现,一般年平均降雨量为 218.6mm,年最大降雨量为 270mm,年最小降雨量为 98mm,年平均蒸发量为 1574mm,年最大蒸发量为 1815mm,最小蒸发量为 1454mm, 年最高气温 38.7℃;最低气温-27.70℃,年平均气温 8~9℃,一月平均最低气温-7.9℃ 左右,七月平均最高气温 23.5℃左右每年 11 月开始冰冻期,翌年 3 月解冻 最大积雪深度 110mm,定时最大风速 28.0m/秒,西北偏西风基本雪压值为 0.2kN/ m2;10m处基本风压值 0.65kN/m2标准冻土深度 1.03m 2. 周边环境条件 xx广播电视传输发射基地迁建项目位于:北环高速以北约 3.7 公里处、艾依河旅游路以西、第二农场渠南侧、金凤区十三五移民安置区北侧区域交通便利场地较开阔,无相邻建筑物或构筑物 地理位置鸟瞰图 第四节 施工平面布置 桅杆段施工现场布置 在标高 215.25m 位置设置拼装平台,使用 25t 汽车吊配合 ZSL-750 塔吊将待提升塔天线结构(29.4m)及下方加强节(7.8m)在塔架内部空间分段整体拼装完成。
第五节 工程施工目标 序号类型 目标介绍 1 工期管理目标 总工期:320 日历天;较合同工期节约:15 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2022 年 12 月 30 日;计划竣工日期:2023 年 11 月 30 日 2 质量管理目标 (1)达到现行国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2)配合总包确保“鲁班奖”,确保“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 年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 3‰以内,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达标合格率 100%,杜绝不合格现场 4 环境目标 确保获得“xx自治区安全文明工地” 5 技术管理目标 科技示范目标 钢结构金奖 科技进步成果 科技成果、鉴定、论文、工法、专利、优秀施组/方案 6 第三方评估目标 考核分在 92 分以上,或者优秀 第六节 风险辨识及分级 1. 施工重难点分析 序号 重点难点部位 可能产生的隐患 应对措施 1 高空拼装、安装精度 拼装精度不够导致后期安装不能精准就位 (1) 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对节点三维坐标进 行测量,调整节点使得节点三维坐标值与设计值吻合,达到对节点高精度控制的目标。
(2) 对整个安装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保证安装流程合理可行 2 高空焊接 焊接质量不合格 (1)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确保进场人员经验丰富,焊接水平满足要求 (2) 开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确定焊接参数; (3)现场焊接实行记名管理,对焊接质量差的焊工及时调整;2. 重大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序号 重大危险源名称 预防措施 1 起重伤害 1. 起重作业专人指挥,持证上岗,指令清晰,禁止违章指挥 2. 严格执行起重吊装十不吊规定 3. 起重吊装作业现场拉设警戒线,并安排人员看护 4. 禁止无关人员在起重作业范围及起重机大臂下停留走动 5. 起重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状态 2 物体打击 1. 进入施工现场佩戴安全帽,系好帽带 2. 严禁垂直交叉作业 3. 高处作业时小型工具放入工具包或系防坠绳 3 高处坠落 1. 人员登高作业配备钢爬梯和防坠器 2. 超过 2m 高空作业佩戴安全带,高挂低用 3. 高空行走通道设置双道安全生命线 4. 必要部位设置水平安全网,防止坠落 4 机械伤害 1. 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2.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3. 对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良好运行状态 5 坍塌 1. 拼装、提升胎架与预埋件焊接牢固,采用揽风绳进行加固,保持稳定 2. 已经拼装好的结构及时焊接成为整体 3. 起重吊装作业防止对结构产生碰撞 7 触电 1. 专职电工持证上岗,禁止非电工接线 2. 定期检查线缆线路破损老化情况,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更换 3.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一闸多机施工现场线缆进行规整,绝缘悬挂 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教育,告知施工作业中的重大危险源名称、部位及预防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