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5页[走进任务] 名句名篇默写是古代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高考考查范围明确,题型相对稳定只要我们基于理解,反复识记,拿满分应该是易如反掌1.(2020·新高考全国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______”,视线常被遮断答案 (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2)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3)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2.(2020·新高考全国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句。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就不在于战争答案 (1)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解析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袍、坼、乾坤、侯3.(2020·全国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答案 (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解析 (1)题干中有“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的提示,从所背诵的文本中锁定描写诗人的服饰且体现“上衣下裳制”的句子注意“芰荷”“芙蓉”的正确写法2)题干中的关键词为“青衫泪”,搜寻《琵琶行》中有“青衫”二字的相关诗句。
注意“座”字易误写为“坐”4.(2020·全国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2)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__”答案 (1)以为轮 使之然也 (2)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解析 (1)根据题干提示“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可知表达其意思的原句是“其曲中规”,要默写的句子就是它的前一句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的原句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它的原因就是需要填写的后一句“使之然也”注意“”的写法2)依据题干中“江水不停地流去”“月亮时圆时缺”,可知后面应填写的句子注意“卒”“莫”的写法5.(2020·全国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解析 (1)句中“而”表转折,提示句意和前文相反,据此确定需要默写的句子注意“于”不要写成“与”2)根据“排比夸张”“架起房梁的椽子”“嘈杂的音乐声”确定默写的句子不要多字、漏字在认真研练真题的基础上探究命题特点:总体特点①范围确定: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的过渡篇目60篇②题型确定:情境式默写③诗文均衡:三小题,或一文两诗,或两文一诗④分值确定:6分具体特点选句①富有哲理性的句子;②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句子;③抒发爱国情怀,表明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襟的句子;④格式上比较工整、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的句子;⑤含有易错字的句子选篇①就作者来说,以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为主②就时代而言,文以先秦作品为主,尤以《论语》为重,诗以唐诗宋词为主一、准确理解语篇及情境,保证写对句子(一)准确理解所给的背诵篇目1.翻译为先,背默全篇对于高考要求背诵的每一篇诗文,要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再对文本完整翻译;在理解课文语句和段落意思的基础上,根据文脉划分文章段落层次,逐层背诵之后再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做到“三到”——手到、眼到、心到,这样可以强化记忆的效果。
2.理解为先,透彻全篇对于情境式默写,不能想着走捷径——从现成资料中或者网上找来情境式默写汇编习题做和背,因为情境式默写的前提是考生对所考查篇目的句子含意要做到真正理解,死记硬背则收效甚微而且,还要对文中重要的手法弄通弄透,对段落和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文中涉及的文化知识要熟悉,还要能够将文中的名句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二)准确理解试题情境1.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境提示性语言对于正确解答理解型默写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示性信息主要有作者、出处及题干中的叙述性情境等2.紧扣关键词语,填写正确句子所谓关键词语,就是提示性语言中对默写句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词语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Ⅱ第17题(1)中,“袍泽”就是关键词语,一个是“袍”,一个是“泽”,正好对应要求默写的两句边练边悟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诗人由现实转入了梦境。
3)曹操《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求贤若渴的心情答案 (1)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3)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这两个意象来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论述由“盛”而“衰”的史实后,连用两个设问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答案 (1)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二、准确理解所填句子的含意,保证写对关键字1.注意难写字、生僻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
如《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中的“酾”“槊”都是生僻字对于这些字,平时要多练,考时应留心2.注意同音异义字同音异义字,是命题人最侧重的“设伏点”,也是考生写错字的主要所在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常误写为“做”;“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误写为“尽”;“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常误写为“才”这就要求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通过有意识的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3.辨别通假字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写名句时考生容易误写成它们的本字4.注意散文句中的虚词,尤其是句末助词这些词在默写时容易被丢掉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焉”“也”两个助词,常被丢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矣”易丢,且易误写为“也”,而句末的“也”被丢的次数更多这就要求在背诵文言文时,特别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词5.留意词句顺序颠倒句子顺序的,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两句的顺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句的顺序之所以易颠倒,是因为这些句子多为并列句颠倒词序的,如“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易颠倒为“见不贤而自内省也”,“秋月春风等闲度”易颠倒为“春风秋月等闲度”。
对此,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准确理解文意边练边悟3 正确书写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字1)其文____,其辞____,其志____,其行____其称文小而其____极大,举类____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2)引壶____以自酌,____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兮辞》)(3)天下云集响应,____粮而____从贾谊《过秦论》)(4)别有____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5)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6)柔情似水,____期如梦,忍顾____桥归路秦观《鹊桥仙》)(7)众里寻____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____ ____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答案 (1)约 微 洁 廉 指 迩 (2)觞 眄 (3)赢 景 (4)幽 (5)长 (6)佳 鹊 (7)他 阑 珊。












